2018-7-31 21:58:59 阅读4 评论0 312018/07 July31
在香港,歌劇演出現在已成了每年多次的重要文化活動,香港管弦樂團以音樂會形式上演華格納的指環也不再曲高和寡了。演藝學院歌劇院是香港第一間像樣的歌劇院。音樂廳和歌劇院的設計,完全是兩回事。音樂廳不宜演歌劇(更不宜芭蕾舞),是因為它舞台淺窄,座位視線又多遮擋。所以文化中心才需要兼容劇院和音樂廳。解決了場地的問題,演出才好辦。其實世界最大的歌劇院,主角都是四海為家的大老倌,反而歐陸地區性的小劇院才用固定的駐院戲班。香港歌劇近年受歡迎得多,外來歌手的較高水準是個重要因素。香港已有高水準的管弦樂團了,但距離擁有一個全季節的專業歌劇團還很遙遠,個人感覺是仍然不大可能。
2018-7-31 21:56:44 阅读50 评论0 312018/07 July31
歌劇(Opera)是古典音樂重要的一部分,也是西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在西方富裕國家,歌劇並不是我們心目中那種鑽牛角尖的文化,而是一種相當普及的藝術形式。在柏林、倫敦、巴黎、維也納、米蘭和紐約,歌劇已成當地居民生活文化的一部分。這些地方的歌劇院,在歌劇季節裏幾乎天天上演,而歌劇季節卻可以每年延續八、九個月。夏季是歌劇院休息的時候,但那時卻又是夏令音樂節開始的時候,包括歌劇演出的夏令音樂節,大都在歐洲的音樂名勝(多數不是大都市)上演。這麼一來,倘若你住在歐洲,即使你不是音樂迷,也必定知道歌劇表演實在是全年不斷絕的節目。
2017-12-1 9:35:22 阅读330 评论0 12017/12 Dec1
年初是一年之計的開始,我希望2018年會有精彩的音樂及芭蕾舞節目在等待著我。這幾個月我聽音樂較少,主要是策劃行程的困難。那往往牽涉到半年前甚至一年前的籌劃。好戲難買票,價錢會是天價,而且有可能幾個月前買了票,甚至為了看戲飛往目的地,才發現演出取消了 (
2017-9-26 2:10:57 阅读832 评论0 262017/09 Sept26
香港管弦乐团的2017-18新乐季,再由梵志登与王羽佳搭档展开。王羽佳除了与乐团合作演奏协奏曲外,也演出了室乐音乐会。和去年一样,她的演出大受欢迎,在香港有人奉之为女神。
我听的是第二场音乐会,演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,和史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。
梵志登处理春之祭很好,这种节奏劲管弦乐色彩丰富的音乐正是他的所长,充满动态与刺激性。我又再听到了一场管弦乐演出水准很高的音乐会,不过,因为此曲的配器可,说没有弦乐旋律,我听不到乐团弦乐组音色是否丰美。但我听到很精采的一场爆炸性的演出。
观众的注意力还是在上半场王羽佳演奏的柴可夫斯基第一协奏曲。听说王羽佳曾建议弹第二协奏曲,但此曲 ‘不够普及’ 乐团不同意。乐团高价聘她来做摇钱树,自然要照顾票房(哈哈,想到郎朗马上要来,与柏林爱乐合作弹的是巴托)
2017-8-28 9:17:50 阅读265 评论0 282017/08 Aug28
2017年5月25日我在伦敦皇家歌剧院,看了一场四部组成的独幕剧。事前期望不高,因为戏码对我这样的资深观众竟也是初看,对其中两位英国编舞者也认识不深(尽管也曾闻其名也看过他们的戏) ,但剧终却非常满意。这类
2017-6-27 22:58:47 阅读386 评论0 272017/06 June27
11月10日和11日,柏林爱乐管弦乐团(Berliner Philharmoniker)的两场香港音乐会基本上是不用介绍的。行将卸任的西门列图爵士(Sir Simon Rattle)
2017-6-25 11:32:30 阅读220 评论0 252017/06 June25
1974年我作了一次朝聖之旅,參加了拜萊特瓦格納 音樂節(Bayreuther Festspiele),看了特里斯坦與名歌手。想當年,整整43寒暑了,到訪拜萊特的中國人極少。在場內發佈的訪客名單中我看不到第二個中國人的名字。如果限選一場我畢生最難忘的音樂演出,也許就是這場Tristan und Isolde了。這是最我珍藏的節目表,看演員表,指揮者赫然是那時初出道,後來很多人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指揮家的Carlos Kleiber!詳見即將出版的拙著 《現場》,7月中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。